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展规划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布日期:2018-06-05浏览次数:字号:[ ]

“新动能”开启农民增收“加速度”

?

[核心阅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逐渐减弱,迫切需要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特色、绿色、彩色”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龙头,加快农业种养、加工、销售、物流、服务等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增强农业产业链增值能力,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增收动力转换加快。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54亿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2元,同比增长8.3%。

做精一产

立足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5月30日,记者来到莱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位于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下崮村的生姜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种植的生姜长势喜人。据基地负责人吕丰岭介绍,公司共流转土地160多亩,全部按照标准化管理。“基地的大棚生姜全部采用‘秋延迟’种植法,每亩地可增收3000斤左右,仅此一项,可让当地姜农亩均增收近10000元。”

这是我市发展特色高效产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一例典范。这其中,通过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推进,成功打造“中国生姜之乡”区域品牌、“莱芜姜、保健康”文化品牌、“姜老大”等产品品牌,“莱芜生姜”荣获首批山东省十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到123.66亿元,成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靓丽城市名片。

今年以来,市农业部门认真分析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农民传统种植习惯、市场需求和潜力,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提高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打好农民增收基础,新动能让农民增收驶入提速“快车道”。据统计,一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5312元,同比增长8.3%。以莱芜市凯瑞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积极发展现有特色山楂种植大户600余户,实施山楂新品种培育与研发,流转莱城区牛泉镇庞家庄村及周边村500亩土地建设“中国优质山楂品种研发培育推广基地”。牵头成立莱芜市山楂行业协会,制定山楂种植技术标准,加快山楂种植技术融合,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以高于市场价10%价格收购,每亩平均多收益2500元,社员自有基地山楂鲜果以高于市场价15%出售给公司,可带动上下游产业10万人致富。

依托“三辣一麻”“三黑一花”特色资源禀赋,我市着力打造“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小而美”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优势。持续做大做强岳圣白花丹参、高庄水果型芹菜芽、特色山楂等优势农业产业,带动形成中西部“三辣”、东南部果茶、东部黄烟白花丹参、汶河流域精细菜和莱芜黑猪等特色产业板块,覆盖全市80%以上的镇(街道),“三辣”收入占主产区种植业总收入的80%以上,把小作物做成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壮大二产

拓展产业链条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俺是宜山村的,在这里干了6年多了。这里离家近,耽误不了照顾家。一到农忙,公司就给俺们放假或者减少上班时间。现在我们两人都在这里上班,一个月最少也能收入6000多元。”5月30日,记者走进莱芜裕源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正在短暂休息的公司员工谢永莲掩饰不住喜悦之情。

莱芜裕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精深加工、科研、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姜制品、黑蒜系列保健食品两大类六十多个品种,产品销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国内十几个大中城市。公司通过发展特色姜蒜精深加工辐射带动周边2000多农户走上了致富路。“一头蒜由白变黑,价格则翻了几十倍。通过发展黑蒜产业项目,由大蒜农业向大蒜精深加工转变,让蒜农有一个稳定的收入,走出一条以大蒜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保障蒜农利益的新型之路。”据公司董事长黄金栋介绍,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提升产业和产品结构,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姜蒜产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强势主体;支撑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是中坚力量。近年来,坚持以实施特色农产品主导重点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加快培育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科技创新能力强、带动辐射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据初步统计,全市168家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0多万户,带动生产基地50多万亩,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收入达3.3亿元,户均增收1500元。

培育三产

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不断拉长农民增收链

今年3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的意见》。《意见》明确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实施标准化绿色生产、品牌化营销、智能化管理,带头发展农业“新六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提速换挡。

“新六产”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延伸产业链,推动农村三产跨界融合;提升价值链,发挥乘数效应;贯通供应链,实现产销对接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以利和庄园、嬴泰田园、富甲庄园和雪野农博园、五福茶业莲花山基地、盈和生态园为代表,全市农村三产融合已见雏形。其中首批认定的53家美丽生态田园,吸引工商资本近5亿元,年接待各类消费者30多万人次,综合经济收入2亿多元。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领域渗透,打造先进要素渗透的智慧型融合模式。万兴、万邦、东兴源等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阿里巴巴、慧聪网、淘宝、天猫等第三方平台开设店铺、商城宣传展示产品,进行订单签约、产品销售、物流配送,开展电子商务交易。其中万邦公司靠电商平台年均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网店产品种类由原来的20种增加到近50种,线上消费群体达到30万人,被评为第一批“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通过延伸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造血功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市农业局局长谢天目说,要抓住新机遇、拓展新路径、开辟新空间,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广大农民分享更多发展成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